医美领域的规范需要时间,这么些年,国家的各个执法机关一直保持高压态势,严打严查,帮助行业正本清源。
涉及医美日常监管的主要执法部门有:市场监管局、药监局、卫健委及公安局等,每一家都虚位以待,法力无边。
对待整顿,很多人看法不一,有人对照检查,积极整改,也有人心怀侥幸,认为 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没有趟不过去的河,再说疫情期间,企业生存第一,不相信执法部门一定会查到自己头上。
您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?
给您说三个理由,希望您能丢掉侥幸。
一、查与不查,不是执法机关说了算
当前,多重因素导致医美行业生意难做,活下去已成为第一要务。
执法机关对此并非不同情行业的难处,但行业不够争气,存在的问题已击穿底线,人民群众投诉纷纷,导致:
人民群众意见纷纷
上级领导批示不断
代表委员反应强烈
新闻媒体虎视眈眈
……
医美,长期霸占12315消费投诉的“榜一”位置,如果只靠破坏市场、侵害消费者利益活着,那求美者还活不活?
正是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合力关注,将执法机关推到风口浪尖之上:手握权柄,国之重器,想不查都不行,否则,就是渎职。
因此, 从2016开始,国家层面即联合开展多轮整顿活动,剑指非法医疗、虚假宣传、药械违法等重点领域,一大批不具备医美资质的机构被取缔和处罚,其中两起海外医疗诈骗案,还导致全国上千名渠道美业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所以查与不查,不是执法部门说了算,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说了算,当市场烂到一定程度,执法部门只能被逼出手。
二、查谁与不查谁,也不是执法机关说了算!
不可否认,无论哪个执法部门都存在“案多人少”的现象,执法力量的“缺胳膊少腿”,制约着执法效能发挥。
以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为例,一个区县级的药监局也就十来个人,不仅要管医美、生美,还要管住辖区内与药品、食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相关的全部行业,难以做到执法全覆盖。
但不要忘了,各行自有各行的“门道”,为防止撒胡椒面似地摊薄执法力量,执法机关会像弹钢琴般,突出重点,先点上突破,再以点带面。
1、查大企业
捡大店、大公司下手,敲山震虎,杀鸡给猴看。
2、查投诉企业
有诉必查,这是执法机关的职责,查完后还必须回应投诉人。
3、查曝光企业
媒体就代表着社会舆论,执法机关会额外重视被曝光的企业,必须查个水落石出,给社会公众以交代。
有的记者接到报道线索后,为吸引眼球,还会要求执法机关的同志共到现场,记者架着长枪短炮,执法人员当然会严肃对待,尤其有的媒体还要追踪报道,更是不敢懈怠。
4、查领导批示的企业
理由不说了,不但要查,查得还要从重从快。
5、查“中彩”企业
所谓“中彩”,就是被随机确定为检查对象,谁被抽中,谁就“中彩”。这种检查手段最厉害,方法是——
“两随机、一公开”
仍是以药监局为例,十几个人的小单位到底如何管住辖区内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家企业呢?具体方法是:
1.随机确定检查对象
给所有在管企业编号,按一定比例随机确定检查名单,电脑“摇号”,抽中谁就查谁。
2.随机确定检查人员
把所有执法人员的花名册拿来,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检查人员,谁被抽中,谁去执法。
3.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
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媒体到场监督,现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,检查完成后,再将检查处罚结果通过媒体和网络全程公开。
“两随机、一公开”的好处在于:
1、查谁与不查谁,以及谁来查与谁不能来查,全部由电脑随机确定,并非办案机关说了算,从而有效杜绝了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;
2、既然所有企业都可能被抽取为检查对象,这就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像复习备考那样,在日常经营中就确保合法合规,否则,“中彩”就是“中风”,甚至招来灭顶之灾。
3、检查对象、检查人员的抽取工作全程公开,检查结果面向社会公开,既降低了执法成本,扩大了执法覆盖面,也提升了执法机关公信力。
三、查多还是查少,也不是执法机关说了算!
很多朋友问,万一被查到了,能不能走点“水路”,让执法人员高抬贵手,少罚点,或者少判点,不抓人?
过去我不知道,但现在绝对不可以这样做——
1、执法机关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
法律越来越严密,绝不会像过去那般原则和抽象,仅举一例,过去,很多执法部门在计算违法所得时缺乏实施细则,依据混乱,政出多门。
现在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,基本消灭了分歧,所谓违法所得,都是按“货值”为计算基准,不需要计算货物成本,通融余地越来越小。
2、执法人员的徇私舞弊空间越来越小
党的十八大以来,负责执法的公务员成为了高危职业,如果收受贿赂,徇私舞弊,国家刑法为这些贪渎行为都“量身定做”了一一对应的各种罪名,例如故意不移交刑事案件的,就可以直接以“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”追刑。
再说,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,执法人员后面跟着法力无边的纪检监察机关,谁敢乱说乱动?谁都上有老,下有小,所以请你也不要为难这些办案人员。
说一千,道一万,随着各种专项整顿活动深入开展,医美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,要防范法律风险,面前只有一条路,就是夹起尾巴,老老实实做人,清清白白开店,丢掉侥幸心理,依法诚信经营。
要相信,专项整治虽然会打得不少人心惊胆战,但会也让市场重新洗牌,说不定,在活下来的优秀企业里,您就是其中一个。